English

正在消失的吊脚楼

1998-04-04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年近半百的土家族农民李良平,终于结束了和家畜同住一楼的生活,搬进了梦寐已求的砖瓦房。在重庆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,越来越多的农民像李良平一样,正在告别传统的吊脚楼。

地处武陵山区的黔江县,历史上是有名的苦寒之地,不少农民只能搭个茅草棚,人畜同处。条件好一点的家庭,才能修起吊脚楼,上边住人、放粮食,下边圈猪、养牛。吊脚楼因此也成了当地土家族、苗族农民财富和地位的象征,有“住上吊脚楼,赛过封王侯”的说法。

近年来,黔江人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,大步迈上了致富路。全县百分之七十五的村通了公路,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村用上了照明电,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一千二百五十元,人均占有粮食近七百公斤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眼界的开阔,土家族、苗族人也渐渐迷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新式住房。

李良平在搬进新居前的二十多年里,一直住在吊脚楼里。他说:刚住进吊脚楼的那些年,感到比原先的茅草棚舒服多了。改革开放后,村里有人修起了砖瓦房,一比较才觉得吊脚楼落后了。人在楼上,猪在楼下,到了夏天,光那味儿就够人受的。这两年学会了种旱育秧水稻、地膜玉米,一年产的粮食两年也吃不完,就多养了几头猪,再加上种烤烟和花生,一年的收入少说也有万把元。现在大家都讲究卫生,咱也不能落后啊。

李良平家的新居共有五间,分成厨房、卧室、贮藏室和会客室。外边新修的猪圈,打扫得干干净净。

黔江县扶贫办主任雷国方介绍说:这几年,黔江农民靠喂猪、养牛、种烤烟和发展蚕桑,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。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,全县百分之七十的农民都从外边运来水泥、砖瓦,修起了漂亮的砖瓦房。现在只有到交通闭塞的深山区去,才能看到昔日的吊脚楼了。他说:“吊脚楼的消失,是黔江农民脱贫致富的历史新篇章,有利于减少林木采伐,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。”(令伟家张建军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